第五届中国国际现代渔业暨渔业科技博览会(以下简称渔博会)于11月20日-22日,在安徽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召开。第五届渔博会由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指导,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中国水产学会、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合肥市人民政府等单位支持,由米博体育· (中国)官方网站、中设国际会展集团主办,米博体育· (中国)官方网站各分会、合肥市农业农村局、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水产养殖网及有关省市渔业行业协会共同协办。
本届渔博会以“创新驱动、科技引领、绿色发展”为主题,“展示渔业成果、创新技术发展、加强交流合作”为目标,围绕“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加快渔业现代化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展会宗旨,全面展示全国现代渔业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
本次渔博会展览面积2万平方米,共设置了渔业科技展区、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专题展区、智慧渔业展区、渔业现代装备和智能设施展区、区域特色优势渔业展区、水产方便快捷食品及水产精深加工品展区、水产养殖投入品展区、水产苗种展区和安徽渔业展区等9大主题展区。此次渔博会吸引了全国400余家参展单位,参展产品多达万余种。
一是聚焦绿色发展,设置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专题展。长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具典型性的一条生态河流,永葆其生机和活力事关长江经济带建设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了扭转长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2021年长江进入“十年禁渔”时期。此次渔博会设立专题展区,集中展示长江流域重点省(市)禁捕退捕工作开展情况及阶段性成果,同时向社会宣传禁渔工作重要性,提升公众长江大保护的意识。专题展集中展示了沿江15个省市的禁捕成果。内容从“共抓长江大保护、掌舵领航新篇章”“精准帮扶广施策、退捕端上新饭碗”“区域协同一体化、打好禁渔组合拳”“长江禁渔显成效、鱼翔浅底展画卷”等几方面详细展示了禁捕退捕、民生保障、渔民安置再就业以及生物资源保护等工作。通过几年工作,资源状况逐步好转,禁渔效果初步展现,长江上游一级支流赤水河特有鱼类种类数由禁捕前的32种上升至37种,鄱阳湖一次性发现近百条洄游的刀鱼群体,多年未见的鳤鱼再次在长江中游被监测到,多个江段长江江豚群体出现的频率明显增加。
二是激发展会活力,共话渔业发展畅谈绿色生态。大会期间举办长江生态保护和渔业发展论坛以及首届数字渔业大会暨第三届智慧渔业发展论坛两项重大活动,邀请相关领导、渔业领军企业负责人和专家学者等做客论坛。论坛围绕长江生态修复、环境保护、数字渔业、智慧养殖、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等热点话题发表高见,开展研讨,建言献策,贡献智慧,助力全国渔业绿色创新发展。
三是凝聚科技力量,突出现代渔业发展。“科技先行,促进成果转化” 是每届渔博会的核心。本届渔博会设立了渔业科技展区、智慧渔业展区、渔业现代装备和智能设施展区等三大充满科技感的主题展区,重点展示渔业各个领域中最新科技进展、科研成果、科研项目,以及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技术等在渔业领域的应用。现代渔业转型发展离不开渔业科技进步,展会将为现代渔业发展及科技交流和成果转化提供新的平台,促进供需双方见面,更好的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
四是关注水产养殖,助力渔民增收乡村振兴。发展水产养殖产业,在降低水生生物资源的利用强度、消除贫困、促进增收、繁荣经济等方面,均有促进作用。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已成为一些农村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和农渔民收入的来源,本届渔博会继续深耕养殖技术设备板块,展示了最新的水产养殖设备、技术、投入品、水产苗种等内容,涵盖了水产养殖各个环节,设置专题展区搭建专业养殖、现代科技养殖展示平台,帮助养殖户、渔民解决专业问题,助力乡村振兴。
五是展示安徽风貌,汇聚16地市特色水产。渔博会为安徽渔业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展示成果的平台。此次渔博会中的安徽渔业展区,展览面积约4000平方米,全省16个地市齐聚,各市突出地方渔业特色,以特装展示本地现代渔业和渔业科技发展成果。重点展示了安徽特色水产品,包括合肥龙虾、太平湖有机鱼、万佛湖鳙鱼、花亭湖鳙鱼、当涂河蟹、无为草龟、蚌埠甲鱼等名特优水产品。还重点展示稻渔综合种养生产的渔米产品,近年来,安徽省大力实施稻渔综合种养“百千万”工程,全省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超过400万亩,此次安徽省稻渔综合种养生产的稻田虾、稻田鳖、稻田鳅、虾田米、鳖田米、鳅田米等产品均在现场展示、销售,还推出了20多个虾稻米品牌企业供参观者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