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资讯 > 最新动态 >

中国淡水珍珠养殖产业发展报告---坚持绿色发展 实现淡水珍珠养殖产业转型升级

日期:2019-04-15 16:04:52      来源:米博体育· (中国)官方网站      作者:米博体育· (中国)官方网站

分享:
字号:        

中国淡水珍珠养殖产业发展报告

----坚持绿色发展 实现淡水珍珠养殖产业转型升级

米博体育· (中国)官方网站①  上海海洋大学②

(李家乐② 王德芬① 白志毅② 关翌博①吴丛迪②陈蓝荪②)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淡水珍珠养殖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淡水珍珠养殖发展迅速,自1984年起我国淡水珍珠养殖产量持续位居世界第一。进入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引领我国淡水珍珠养殖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本报告系统总结了我国淡水珍珠养殖区域分布、养殖规模、养殖水域、种苗生产、珍珠培育、养殖方式等发展情况,分析了淡水珍珠养殖产业在促进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生态服务和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等方面的优势,指出了淡水珍珠养殖产业政策规划、科技投入、行业自律、标准体系、产品质量不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淡水珍珠养殖产业在坚持政策引领、明确规划定位、加强科技投入、创新管理制度、拓宽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发展建议,以期推动淡水珍珠养殖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为渔业主管部门制订相关政策和规划、淡水珍珠养殖企业确定养殖方式及养殖目标等提供参考。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珍珠养殖的国家,《文昌杂录》记载我国淡水珍珠养殖始于公元11世纪的宋代,2017年浙江德清淡水珍珠传统养殖与利用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珍珠养殖科技突破和推广应用,逐步形成现代淡水珍珠养殖产业,伴随着改革开放迅速发展,1984年以来我国淡水珍珠养殖产量一直位居世界第一,带动了我国珍珠加工与贸易的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绿色发展创新理念,我国淡水珍珠养殖产业在新形势、新要求下开始转型升级,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了进一步推动淡水珍珠养殖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米博体育· (中国)官方网站和上海海洋大学于2018年联合开展了全国淡水珍珠养殖产业发展调研,并参考中国渔业统计年鉴、相关地方珍珠养殖产业发展情况报告和有关科技文献等资料,编制了本报告。

一、淡水珍珠养殖产业发展沿革

产业萌芽期(1949年-1978年) 以全国解放为起始,淡水珍珠人工培育成功为标志。建国初期,我国珍珠养殖业基本处于空白状态。1957年周总理指示:“要把南珠生产搞上去,要把几千年落后的自然采珠改为人工养殖”,1958年毛主席指示:“旧社会劳动人民辛辛苦苦采珠进贡皇帝,现在我们养殖珠要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推动了我国珍珠养殖业的发展。熊大仁教授在1959年编著我国首部《珍珠的养殖》专著,为我国珍珠人工养殖奠定了基础;1962年淡水无核珍珠培育成功,实现了历史性突破;1964年上海水产学院成功培育出淡水有核珍珠和象形附壳珠。淡水无核珍珠养殖在全国各地相继开展,尤其是江苏、浙江、湖南等地发展迅速,江苏和浙江先后在1967年、1968年批量生产出淡水珍珠。此后淡水珍珠养殖技术在全国逐步推广,我国淡水珍珠养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培育出了人工夜明珠等特色产品。熊大仁教授等专家完成的珍珠人工培育成果于1978年获得全国科技大会奖。

产业成长期(1979年-1991年)以改革开放为起始,河蚌人工繁殖成功、淡水珍珠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为标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1985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放宽政策、加速发展水产业的指示》,明确了以“养殖为主”的指导方针,为我国淡水珍珠养殖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发展动力。淡水珍珠蚌人工繁殖技术取得突破并不断成熟,有效解决了珍珠蚌养殖苗种依靠天然捕捞的瓶颈问题,三角帆蚌逐步取代褶纹冠蚌成为主养对象。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等单位在三角帆蚌病害防治技术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淡水有核珍珠留核率不断提高,一些企业尝试养殖淡水有核珍珠。1984年我国淡水珍珠产量突破100吨,首次超过当时产量最高的日本,自此我国淡水珍珠产量始终位居世界首位,占比不断提高。淡水珍珠养殖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珍珠贸易发展,淡水珍珠成为我国早期出口创汇的重要农产品。

平稳发展期(1992年-2012年) 以国家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起始,淡水珍珠养殖产量达到历史最高为标志。党的十四大正式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我国沉睡千年的荒滩、荒水变为生机勃勃的“聚宝盆”。我国淡水珍珠养殖技术进一步完善,养殖产业进一步提升。湖南文理学院等单位发明稀土育珠技术,提高珍珠的质量和生长速度,成果获1999年度国家发明三等奖。江西抚州洪门水库1997年从日本引进了池蝶蚌,丰富了育珠蚌品种。上海海洋大学等单位开展淡水珍珠蚌优秀种质资源利用并通过杂交技术培育出首个淡水珍珠蚌新品种——康乐蚌,成果获2008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广东海洋大学等单位提高了育珠蚌休养期成活率和优质珠率,解决了养殖造型珍珠技术瓶颈,成果获2011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我国淡水珍珠养殖产量在1994年超过1000吨,2007年达到历史最高5114吨。2008年后,受世界金融危机和珍珠国际市场需求变化影响,我国淡水珍珠养殖规模和产量均有所下降,但新品种、新技术不断推广应用,优质珍珠有所增长,养殖产业总体有所提升。

产业转型期(2013年至今) 以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为起始,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标志。党的十八大提出绿色发展的创新理念,农业农村部“减量增收、提质增效”政策使我国淡水珍珠养殖产业进入转型发展时期。污染环境的落后养殖方式逐步被淘汰,根据全国养殖水域滩涂发展规划要求,天然水域淡水珍珠养殖逐步退出,全国淡水珍珠养殖面积和产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淡水珍珠质量进一步提升,科技在淡水珍珠养殖产业发展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图1 1972年至2017年全国淡水珍珠养殖年产量

二、淡水珍珠养殖产业发展情况

(一)区域分布

我国淡水珍珠养殖刚起步时只有江苏、浙江两省是主产区,后来江西、湖南、湖北、安徽等四省陆续成为主产区。浙江、湖北最近几年养殖面积锐减,2017年产量不足1吨,目前淡水珍珠养殖主产区集中在安徽、江西、江苏、湖南四个省。安徽养殖区域主要集中在芜湖、安庆、池州、宣城、滁州,江西主要在鄱阳湖周边的万年、都昌等地,江苏集中在常州、泰州、镇江、淮安,湖南以常德、益阳为主。浙江诸暨、江苏渭塘、江西都昌和万年、湖南汉寿等地曾获“中国淡水珍珠之乡”称号,淡水珍珠产业亦是当地农业特色支柱产业。

广东、广西、四川、辽宁、河南、福建、上海、新疆等地也先后有淡水珍珠养殖的报道。重庆市于2018年养殖淡水珍珠首获成功,50万只蚌养殖规模的西南地区优质淡水珍珠核心产区在开州建成投产。

13日改后,2种颜色副本

图2 中国淡水珍珠主要养殖区域分布图

(二)养殖规模

江苏珍珠养殖发展高峰时面积40万亩,最高产量1208吨;浙江高峰时面积60万亩,最高产量1947吨;湖南高峰时面积50万亩,最高产量1113吨;安徽高峰时面积20万亩,最高产量530吨。

2017年,全国淡水珍珠养殖面积约50万亩、产量939吨,只有最高时150万亩、5114吨的约1/3和1/5;其中,安徽353吨、江西318吨、江苏145吨、湖南120吨,四省累计936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99.7%。

(三)养殖水域

  1. 养殖池塘

一是封闭式湖滩、河滩池塘和低洼地。安徽、江西、江苏、湖南等珍珠主产省份有大量这类水域。如常德市鼎城区牛鼻滩镇有1.7万亩珍珠养殖水面,全部在海拔28m以下,为退田低洼地,或低洼田、劣田改造而成。目前珍珠养殖水面中这类水域约占70%-80%。

图3 湖南益阳南湾湖同济养殖专业合作社淡水珍珠养殖基地

二是小型封闭式坑塘。此类坑塘为非饮用水源地,远离村庄等生活聚居地,周边被大量农田包围,由砖厂凹陷地或挖煤塌陷地形成,坑塘较深,几乎不排水。淡水珍珠养殖主产省都有类似情况,当地政府认为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养殖淡水珍珠,是实现一水两用、农民增收的好形式,周边村民也无异议。

图4  江苏丹阳兆祺渔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

三是精养池塘。淡水珍珠养殖主产区均是我国淡水鱼主产区,近年来利用传统精养池塘和跑道式循环水精养池塘套养淡水珍珠蚌,在江苏、安徽等地已有成功实践,逐步实现精养池塘淡水珍珠养殖的转型升级。

2.乡村小型河道

目前,一些乡村小型河道富营养化程度较高,零投肥淡水珍珠蚌放养被认为是乡村小型河道水质净化处理的一种可行方式。江西万年部分河道通过零投肥淡水珍珠蚌放养后,水质状况明显改善,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和政府的肯定。安徽、江苏、湖南、浙江等省的一些传统淡水珍珠养殖区也在推广零投肥淡水珍珠蚌放养方式。

 图5 江西万年河吊养淡水珍珠蚌净化水质

3.湖泊、水库等天然大水面

鄱阳湖、洞庭湖、太湖等周边的小型湖泊和水库曾是我国优质淡水珍珠的重要产区,这些水域面积适中、溶氧较高、理化指标较稳定,培育的淡水珍珠质量好。随着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农业部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等生态治理措施的实施,除零投肥淡水珍珠蚌放养方式外,传统天然大水面珍珠养殖已基本退出。

(四)养殖技术

我国传统淡水珍珠养殖多为培育无核珍珠(也叫常规珠),从外套膜切取小片,插入珍珠蚌外套膜中,一般每只蚌插核30颗左右,养殖周期3年-5年。淡水有核珍珠具有质量高、养殖周期短的优势,目前养殖技术日臻成熟,养殖企业越来越多,养殖规模越来越大,浙江、江西等地一些企业到2018年实现转型以养殖淡水有核珍珠为主。

图7 淡水无核珍珠(左)和有核珍珠(右)

淡水珍珠蚌种苗生产是淡水珍珠养殖产业关键技术之一。珍珠蚌种苗早繁技术是延长养殖期的重要手段,目前已较为成熟,主要集中在浙江武义,现有育苗场60多家,年育苗能力达5亿只-6亿只,占全国珍珠蚌种苗产量2/3以上。随着淡水珍珠蚌新品种——康乐蚌、三角帆蚌“申紫1号”等不断推广应用,亲本更新加快,种苗质量快速提高,以良种良法为核心的养殖技术创新成为淡水珍珠养殖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

淡水珍珠蚌插片(培育无核珍珠)或插核(培育有核珍珠)是淡水珍珠养殖产业另一技术关键。目前,我国珍珠蚌插片或插核技术进一步完善,很多创新技术应运而生,成为淡水珍珠养殖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

淡水珍珠养殖社会化更加明显,一些企业利用插片或插核技术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直接从育苗场购买小蚌,进行插片或插核,育成珍珠幼年蚌出售,另一些企业则将这些珍珠蚌买回,养殖至商品珠规格,这种分段式养殖,鼓励各养殖企业发挥自己的专长,进一步推动了淡水珍珠养殖产业的发展。

(五)养殖方式

1.传统珍珠蚌养殖方式逐步转型升级

我国传统淡水珍珠蚌养殖方式以养蚌为主,投肥养殖,养殖密度一般为1300只蚌/亩-1400只蚌/亩,有的甚至高达2000只蚌/亩。此种养殖方式因成本低,管理简单方便,长期以来为广大养殖企业所采用。但如果水质控制技术不到位,容易造成养殖水体蓝藻频发、蚌病蔓延,腐烂的蓝藻和病蚌还会影响周边空气质量,如果养殖尾水排放不达标,亦污染了周边水环境。这种传统养殖方式迫切需要转型升级。

2015年,国务院发布水污染防治十条,实行最严格环保制度,地方政府监督淡水珍珠养殖企业实施转型发展,有些养殖企业减低养殖密度、大幅度降低投肥量,有些养殖企业在池塘放置水生植物浮床控制水体肥度,有些养殖企业建立了尾水处理设施,等等。通过这些措施,努力实现养殖尾水达标排放。如浙江诸暨市政府按每亩2000多元补助珍珠养殖企业建设尾水处理设施。

图8 浙江诸暨池塘养殖淡水珍珠尾水处理设施

2.珍珠蚌鱼混养方式逐渐为养殖企业接受

珍珠蚌鱼混养,即通过淡水珍珠蚌和鱼类搭配混养,以鱼带蚌、以蚌净水,营养物质循环利用,可以实现完全不投肥,已逐渐为珍珠蚌养殖企业所接受。湖南益阳大通湖同济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万亩珍珠养殖,按照“千斤鱼、八百蚌”配比模式进行养殖,实现完全不投肥,水质良好,效益可观。在湖南常德、安徽安庆、江西万年和都昌、浙江诸暨等地也都有完全不投肥的珍珠蚌鱼混养成功案例。

3.新方式新技术应用效果显著

一是池塘跑道式循环水养殖系统套养珍珠蚌技术该项技术在浙江、江苏、安徽等地示范成功,安徽安庆一养殖企业利用200多亩跑道式循环水精养池塘套养珍珠蚌,两者互为利用,互相促进,取得良好效果。

图9 安徽安庆跑道式循环水套养珍珠蚌

二是淡水珍珠工厂化养殖工厂化养殖是一种将传统渔业工业化的养殖模式。浙江诸暨一家企业率先建成全国第一个工厂化淡水珍珠养殖车间,开启了淡水珍珠工厂化养殖的探索,存在的主要难题是淡水珍珠蚌摄食食物粒径较小,制备配合饲料工艺难度大、成本高,活体浮游生物培养成本高等。

三、淡水珍珠养殖产业优势

(一)养殖效益高带动就业能力强,是促进农民增收的致富产业

我国淡水珍珠养殖产量占世界珍珠总产量的90%以上,养殖效益高是驱动发展的直接动力。珍珠养殖,因其投入少,易管理,收益高,是农业特色产业和致富产业之一。

淡水珍珠养殖效益较高。淡水无核珍珠养殖,以亩均挂蚌1000只计,养殖期3年,按珍珠蚌成活率80%、平均售价15元/只计算,亩毛收入约1.2万元,扣除生产成本,平均每亩年纯收入3000元左右。淡水有核珍珠养殖,以每亩平均挂蚌1000只计,养殖周期2年,按珍珠蚌成活率60%、平均售价24元/只计算,平均每亩年纯收入6000元以上。蚌鱼混养效益更好,养殖企业普遍反映收获的鱼产量即可抵扣掉生产成本,养蚌收入为纯收入。湖南常德一养殖企业以珍珠蚌鱼混养方式养殖无核珍珠200亩,每亩挂珍珠蚌800只,亩投饲1吨、亩年产鱼1吨,亩年纯收入5600元,较珍珠蚌单养效益提升80%以上。

我国淡水珍珠养殖产业发展高峰时就业人数超过100万,从珍珠蚌种苗繁育、插片(插核)、珍珠培育、杀蚌取珠,产业环节多、链条长,吸纳大量农民就业。以插核工亦称“珍珠女”为例,发展高峰时全国有珍珠女近十万人,江西万年、安徽池州、湖南汉寿是珍珠女最多的地方。池州、万年现分别有8000和3000名左右珍珠女,她们多为低学历农村妇女,就业困难,珍珠养殖不仅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机会,月工资可达6000元-8000元,一年可工作9-10个月,实现了就业在身边,离土不离家。

图10 湖南益阳南湾湖同济养殖合作社珍珠女插核

(二)一产推动二三产作用明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

淡水珍珠养殖产业奠定了整个珍珠产业发展的基础,淡水珍珠产业是一产发展推动二三产发展的典型特色产业。2016年仅诸暨市就实现淡水珍珠产值116亿元,据估算,全国淡水珍珠产业产值应该超过300亿元。

我国淡水珍珠养殖产业与产品加工、市场贸易、出口创汇结合,形成完整的淡水珍珠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度高、效益好。随着产业进一步转型,淡水珍珠养殖将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尽管产量减少,但珠宝级珍珠占比进一步增加,预计淡水珍珠加工产业将进一步提升。

图11 浙江诸暨珍珠分拣现场

淡水珍珠养殖拥有河蚌育珠的神秘感,珍珠女的高超技艺和碧波荡漾的养殖水体等特色,具有很强的观赏和体验价值,推动了珍珠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江苏渭塘自2006年至今已举办“江南采珠游”特色旅游项目十余年,浙江天使之泪珍珠股份有限公司和欧诗漫集团也先后打造珍珠文化体验园、珍珠小镇等旅游项目,集珍珠养殖、文化体验、工业观光、美容养生、互动娱乐于一体,将珍珠之美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游客眼前。

(三)生态服务功能强,是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净水产业

淡水珍珠蚌是典型滤食生物,以滤食水中浮游生物、有机碎屑为生。资料显示一只成年珍珠蚌每天可过滤100多升水,按2017年全国淡水珍珠蚌养殖规模测算,每天可过滤2亿立方米水体,相当于每天过滤一个大型水库,一年可过滤730亿立方米水体。珍珠蚌对水体氨氮、总氮(TN)、总磷(TP)和化学需氧量COD(Mn)的平均去除率为38.1%、29.7%、32.5%和41.2%,对水中固体悬浮物去除率为48.0%-91.9%,珍珠蚌可以像花白鲢一样,可成为水域环境修复的重要对象。江西、江苏、浙江等地在部分富营养化河道、湖泊进行零投肥淡水珍珠蚌放养,发挥净水功能,水质净化效果良好。

据湖南文理学院统计洞庭湖周边淡水珍珠养殖面积43.5万亩,按年产珍珠660吨计,认为如采用零投肥淡水珍珠蚌放养方式,则可净增加直接经济效益4.5亿元,环境经济效益3.1亿元-4.8亿元,即每生产1kg珍珠节能减排增效达625元-890元,经济、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四)文化底蕴深厚,是满足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美丽产业

我国是世界上利用淡水珍珠最早国家,四千多年前《尚书禹贡》中就有河蚌产珠记载,《诗经》、《山海经》、《尔雅》、《周易》中也都有关于珍珠的记载,我国淡水珍珠养殖技术始于公元11世纪的宋代。珍珠在我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在古代珍珠只能是皇家贵族、达官贵人、巨商富贾的专属品。

目前,中国不仅是世界珍珠养殖大国,也是世界珍珠消费大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淡水珍珠养殖产业的发展,珍珠饰品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成了大众青睐喜戴的饰品,珍珠饰品造型各异,高中低档俱全,价格从几十元到上万元不等,满足了女性的爱美之心和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珍珠饰品既是国家重大外交活动中的国礼,也是民间亲朋好友互相馈赠的礼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了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和新特点,对珍珠量质的需求将呈逐年上升之势,必将进一步推动珍珠养殖产业的新发展。

 四、淡水珍珠养殖产业主要问题

一是产业政策不明确,产业规划不到位。淡水珍珠养殖产业长期游离于行业管理之外,导致淡水珍珠养殖业无序无度发展,甚至是野蛮发展,渔业主管部门与环保部门之间缺乏协调监管机制,不管和乱管的情况较为普遍。

二是投入严重不足,产业支撑偏弱。淡水珍珠养殖产业长期缺乏资金扶持,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科研立项很少,重要科研成果更少,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缺乏,珍珠蚌种苗繁育体系和病害防治体系很不健全,不能为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行业组织较为松散,行业自律普遍缺失。尽管很多淡水珍珠养殖主产区建立了行业协会,但协会对养殖企业没有监管职能,一些淡水珍珠养殖企业发展观念陈旧,发展方式落后,导致不清洁、不环保的落后养殖方式普遍存在,对水域环境造成了一定污染,养殖池塘周边脏乱差臭现象时有发生,这种情况在2015年前尤为突出。

四是标准体系不够健全,标准配套更加缺乏。农业部曾于2006年发布过GB20553《三角帆蚌》种质标准、2011年发布过《淡水无核珍珠养殖技术规程》水产行业标准(SC/T1109-2011)。进入新时代,以过去发展理念和科研水平制订的标准内容远不能适应当下绿色发展需求,急需进一步补充完善。

五是产品质量总体不高,产品竞争普遍不强。虽然我国淡水珍珠产量长期占世界珍珠产量90%以上,但珍珠销售额不到世界珍珠销售额1/4。一个主要原因是我国淡水珍珠养殖长期以无核珍珠为主,珍珠质量不高、价格低,国外海水珍珠均为有核珍珠。与日本、澳大利亚及大溪地(法属波利尼西亚)海水珍珠养殖产业相比,缺乏珍珠养殖规模宏观调控,缺乏珍珠养殖产品质量把关,缺乏品牌建设战略规划。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淡水珍珠养殖产业尚不能适应新形势新要求,面临发展危机。近年来,淡水珍珠养殖成为多地环境生态治理的首选,遭遇史上最严环保禁养令,有的限期退出,有的强制拆除,有的规定淡水珍珠养殖只减不增、只出不进,有的省份甚至采取了“一刀切”的做法,全面禁养,不留死角,一禁了之。淡水珍珠养殖产业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养殖生产者忧心冲冲,业内呼声四起。这是目前淡水珍珠养殖产业发展中面临的最大问题。

所幸渔业基层干部、珍珠行业组织和养殖企业都已充分认识到国家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性和淡水珍珠养殖产业面临问题的严重性,表示坚决放弃落后的养殖方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强烈呼吁保留住我国经过几十年发展起来的淡水珍珠养殖产业。

 五、淡水珍珠养殖产业发展建议

我国淡水珍珠养殖产业经过几十年发展,起起落落,蹒跚前行,形成了淡水珍珠养殖产量连续35年位居世界第一、极具我国民族特色的产业,实属不易!淡水珍珠养殖产业是珍珠产业发展的基础,过去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主要是发展理念陈旧,发展方式落后,淡水珍珠养殖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但这些都是发展中的问题,对发展中的问题,不能通过简单停止发展的方法来解决,必须通过转型发展的方法来解决存在的问题。为此提出以下5点发展建议。

(一)落实相关政策,绿色引领产业发展

要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发展,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将淡水珍珠养殖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将淡水珍珠养殖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从生产端发力,从供给侧入手,充分发挥珍珠蚌的生态净化功能,正确处理好珍珠养殖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理好大养珠和养大珠的关系,处理好养一斤珠和养一颗珠的关系,推行珍珠养殖清洁生产,实现珍珠养殖由传统落后生产方式向生态绿色生产方式的转变,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的转变,由水域环境污染“代名词”向水域环境净化治理贡献者的转变,推进珍珠养殖产业向绿色、安全、融合、开放发展,提升发展质量,走绿色发展之路

图12 江西万年湖云乡淡水珍珠养殖一景

(二)编制发展规划,明确定位产业发展

作为渔业重要产业之一的淡水珍珠养殖产业,首先要彻底改变长期以来自生自长甚至野蛮生长的发展状况,实现由规划指引、合理布局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建议淡水珍珠养殖主产区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先行编制地区珍珠养殖产业发展规划,主动对接当地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科学合理划定珍珠养殖区、限养区和禁养区,推广先进养殖方式,科学确定养殖规模、调整养殖结构和养殖模式。对符合生态养殖绿色发展要求、环境友好型养殖方式的养殖企业,要支持其发展,做好示范推广,并给予适当扶持;对暂时虽不完全符合绿色发展生态养殖要求、但有改革改变意识、愿意按要求进行整改的养殖企业,要限期进行整改,整改合格的予以保留;对仍然使用落后养殖方式、养殖环境脏乱差臭的养殖企业,要坚决予以取缔。

同时建议国家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在编制渔业发展规划时应将淡水珍珠养殖产业纳入其中。

(三)加大投入力度,创新驱动产业发展

要改变淡水珍珠养殖产业长期游离于行业管理之外、被严重边缘化的状况,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淡水珍珠养殖产业发展的研究,将淡水珍珠养殖与其他水产品养殖同等对待,在国家相关扶持政策和资金项目安排中,将淡水珍珠养殖产业纳入其中。一是要加大淡水珍珠养殖科技研发投入,加强淡水珍珠养殖与生物、生态、环境等相关学科交叉融合,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二是加强珍珠蚌良种体系建设,将珍珠蚌列入现代水产种业重要品种,布局建设珍珠蚌国家遗传育种中心、国家级原良种场、国家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省级原良种场及市县级种苗繁育场,加强珍珠蚌种苗生产监管,严格苗种生产许可证核发。三是加强淡水珍珠养殖示范企业园区建设,对积极创建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积极开展池塘生态化进排水系统改造、尾水处理工程建设项目的淡水珍珠养殖企业给予扶持,支持相关企业参与水产品绿色加工、渔业“三区三园”建设。

(四)创新管理制度,规范自律产业发展

加强行业监督和管理,创新管理制度,规范产业行为,推动淡水珍珠养殖产业绿色发展和转型升级。一是探索建立珍珠养殖配额制。科学评估环境承载力,控制养殖规模,根据环境承载力和产业需求,设定各珍珠养殖主产省区养殖面积配额。二是探索建立珍珠养殖申养制度。完善珍珠养殖标准体系,由行业协会或合作经济组织牵头,对珍珠养殖企业养殖面积、养殖方式、养殖尾水排放等进行审查,根据珍珠养殖配额,对符合绿色生态养殖要求的由行业协会发放养殖进入证,并形成考核和退出机制。三是改革组织形式,变分散养殖为合作化养殖。目前我国珍珠养殖还是以分散经营为主,这种方式不仅不利于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也容易造成监管盲点,增加行业管理难度;探索建立合作社经营模式,改分散养殖为集中连片养殖,建立利益共同体,实现会员互相监督,由合作社开展自律经营。

行业协会、合作经济组织等要充分发挥好政府与养殖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做好淡水珍珠养殖管理制度的执行落实。

(五)融入“一带一路”,开拓产业发展空间

我国淡水珍珠养殖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与改革开放密不可分,淡水珍珠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对外贸易是淡水珍珠养殖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淡水珍珠养殖产业应坚持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主动将淡水珍珠养殖产业发展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之中,在原有淡水珍珠产品国际贸易的基础上,加大淡水珍珠养殖境外投资力度,特别是与发展中国家建立合作关系,实现合作共赢。

珍珠一直被世人视为珍宝,作为华丽、尊贵、典雅的象征,倍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这是珍珠行业一笔无形的财富。在全国各行各业转型发展的今天,我国淡水珍珠养殖产业问题突显,使得社会对淡水珍珠养殖产业产生误解,为了集中打造产业新形象,渔业主管部门和淡水珍珠产业界各相关单位、个人应协同加快推进淡水珍珠养殖产业转型,让淡水珍珠养殖产业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产业、净水产业、美丽产业、特色产业。

 致谢:感谢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南等省渔业主管部门、珍珠行业协会和水产技术推广部门的帮助支持,感谢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相关岗位科学家、试验站及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人员提供技术资料,感谢有关淡水珍珠养殖企业的大力支持。